四川:协同推进2023年度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******
中新网成都1月11日电 (记者 岳依桐)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1日在成都开幕。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(以下简称报告)时提出,四川将突出双核联动、双圈互动,协同推进2023年度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,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跃升。
报告称,川渝一家亲,一盘棋打造全国经济“第四极”,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四川在全国大格局中的发展位势。
报告提出,过去五年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。召开6次川渝党政联席会议,川渝联合出台政策文件100余个。重大功能平台加快建设,联合打造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、川渝高竹新区等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和20个产业示范合作园区。重大项目加快推进,160个共建重大项目全部开工,完成投资超过5600亿元。重大便民举措加快落实,联合实施43个便捷生活行动事项,推出311项“川渝通办”事项。重大支持政策加快转化,国务院批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,国家批复实施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,双城经济圈成为全国第一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。成都“建圈强链”加快产业和城市提质升级,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实质推进,川南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,川东北振兴发展稳步提升。
会议现场。 张浪 摄报告提出,2023年,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,四川将继续务实推动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,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,扩大“川渝通办”政务服务事项和便捷生活行动举措。
报告提出,2023年将深入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。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,高标准建设天府新区、成都东部新区、成都高新区、西部(成都)科学城。启动实施都市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,规划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、成资协同开放走廊,推动市域(郊)铁路成资、成眉、成德线和都市圈外环铁路一期等重大项目建设。“一中心一方案”支持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,“一区一策”推动省级新区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,支持重要节点城市大力发展城市经济。(完)
才服役一个多月 台千吨级巡防舰不堪风浪侵袭主甲板出现裂痕****** 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由台湾国际造船公司(简称台船)打造的“海巡署”千吨级“彰化舰”才服役一个多月,主甲板就出现裂痕。 据台亲绿媒体《自由时报》8日报道,“彰化舰”于去年年底在澎湖海域执行任务后,发现主甲板左侧壁出现超过20厘米的裂痕,初步研判是因现场海洋气象恶劣(风力7至8级、阵风10级)且受侧浪拍击,将送厂维修。据称,台“海巡署”委托台船打造6艘千吨级巡防舰,第一艘“彰化舰”于2019年12月31日开工,2021年9月9日下水,但2022年7月连续发生进入船坞“坐墩”(舰体坐落在船坞内的坐墩上)失败导致叶片毁损,交船典礼不得不延后到同年11月16日。(环球时报)
|